欢迎访问广东信息港  今天是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禁借人才引进“绕道进人”,严肃事业单位招聘纪律|新京报快评

▲“绕道进人”损害的是涉事单位的公信力。图/IC photo▲“绕道进人”损害的是涉事单位的公信力。图/IC photo

据澎湃新闻报道,江苏省日前印发通知,对改进和规范事业单位招聘提出新要求,规定严禁借“人才引进”等名义搞“绕道进人”,不得自行制定面向特定人员的专项招聘(定向招聘)或加分等倾斜政策,不得随意扩大国家规定的倾斜政策范围。

“有编”的事业单位招聘,在职场的价值排序上,向来排在前列。但与此同时,现实中,一些人却对事业单位招聘动起了“小心思”,总想走捷径、抄小道,往“人才引进”“定向招聘”等倾斜政策里边掺沙子,妄图浑水摸鱼。

此番江苏省发文要求对事业单位招聘设红线、划禁行区,规范引才招才,并要求常态化严格监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及时纠正、查处所发现问题,态度坚决,直指要害,将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歪门邪道,更好规范事业单位招聘秩序。此举也会为其他地方的招才工作提供参照和借鉴。

人才引进也好,定向招聘也罢,本来是各地招揽人才的手段。一段时间以来,国内许多城市为了加快发展高端先进产业,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纷纷制定专项政策,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有的甚至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方式,为人才“量身定制”薪酬待遇、生活津贴、子女入学、家属就业、住房安居等倾斜政策。而不少城市亦受益于类似“抢人”政策,实现了快速增量发展。

但与此同时,类似“绕道进人”等歪门邪道也泥沙俱下,顺着“人才引进”“定向招聘”的宽阔河道而大行其道。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湖南江永县曾曝出一起一些领导将7名子女违规入编的“绕道进人”事件。这不仅抵消了人才政策的红利,也人为制造了不公,损害了相关方面的权威和公信力。

按说,事业单位招聘有着相应的规范、制度和监督,而且,近年来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治理举措。那么,为什么违规招聘仍时有发生,一再冲撞社会共识的底线?这首先与所博取的利益太大有关系,只要涉险过关,就会拿到稳稳的编制,谋得一个不错的“铁饭碗”,甚至还可能兜兜转转,转入政府部门。

此外,也与被查到、被问责的风险较小有关。人才的事情,标准不太好掌握,有可以扯皮的空间。而从以往公开报道的违规招聘案例看,即便被发现,相应的处罚也难谈特别严厉。这也导致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景观,一边是各种查处、整治、规范的行动和政策,一边却是各种变着花样的“萝卜招聘”“绕道进人”。

可见,若想严肃事业单位招聘纪律,真正把各种禁止性规定落到实处,就必须下大力气、动真格的,拿出更大的力度和决心。光靠一纸通知,仍有可能存在漏洞。

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就不妨进一步明确所谓“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具体专业方向、从业经历、案例成就等。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而不是混杂在一起,让人看不出头绪。

再如“定向招聘”,则要尽可能规避以往曾发生过的违规操作。像只面对内部人员、画像只针对个别人等等,所有的加分政策也要明确范围,做到机会公平,不能成为特别选拔某个具体人的工具。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会出台相应的引才政策,但在一些地方,相应的政策相当宽松。此番江苏省明确要求不得随意扩大国家规定的倾斜政策范围,等于也为一些地方无底线的倾斜划出一条边界。而无论如何,在引才上的“大水漫灌”都是不可取的。不仅会造成事实上的违规操作,从而导致社会不公,也会形成人才浪费。

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各地尤其需要审慎对待事业单位招聘。唯有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切实做好招才引才工作,以严格严肃、绝不宽容的态度,做好每一起招聘,方能给应考者一个公平的机会。

撰稿 / 胡栖安(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事业单位新京报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东信息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