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3日报道 据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4月20日发表题为《转向东方:普京为本国中小企业指明发展方向》的文章,作者是尼古拉·伊瓦绍夫。全文摘编如下:
俄罗斯总统普京呼吁国内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中俄项目,这绝非说说而已。相关合作的实操工具已经具备。
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叶卡捷林娜厅举行的非商业组织“俄罗斯——机会之国”的监事会会议上说,在当前形势下,中小企业代表完全可以积极投身中俄实业合作。他指出:“当前,中小企业可以更加踊跃地参与到各类项目当中,而且是中俄双方都加入进来。”上述表态完全可以为俄罗斯中小型企业的新发展方向定调。
普京用统计数据来佐证自身结论。他提到,中俄两国当前的贸易额约为1000亿美元,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最高层发表的声明完全契合“向东转”方针。该趋势在俄开始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西方实施反俄制裁后变得日益明晰,对俄的经济制裁事实上是打响了对莫斯科的经济战争。
在一次主要针对年轻受众的活动期间,普京呼吁必须提升国内中小企业在中国方向上的积极性,这绝非偶然,因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这一信号意味着俄并不打算在明天或很长时间后重拾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亲西方经济模式。俄罗斯正笃定地转向东方。
毫无疑问,从一张白纸起步,开始与中方建立业务往来,这对俄企业而言并非易事。然而,俄方已打造出了某些既定模式。这不仅限于中俄边境地区。众所周知,自上世纪90年代起,那里的俄罗斯人便开始跟中国人做生意了。
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俄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说:“首先有必要指出的是,中方愿意向俄罗斯的中小企业提供几乎所有领域的众多环节的设备,包括商用轿车、农机、建筑机械甚至小飞机等。中国不单有意向俄罗斯的中小企业出售上述所有商品,还可提供租借服务。为此当然需要相关的保障配套,俄相关政府及金融机构已在着手解决,比如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我们也愿意提供帮助,确保此类租借服务的推广。”
谈及潜在的外国买家,萨纳科耶夫说,中俄友协打算帮助一切具有竞争力的“俄罗斯制造”产品拓展广阔的中国市场。他解释道:“我们拥有一切必要条件,包括专门的标签,用中文向中国消费者介绍每件俄罗斯商品具体产自何处、如何生产、包含哪些成分等。这不只对于某些俄罗斯农业产品而言非常重要,如蜂蜜、糖果、冰激凌等,对其他已在中国市场上热销的俄罗斯商品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些标签不仅能够防止假冒,还有助于俄罗斯商品在外国市场上的推广。萨纳科耶夫指出:“今年是俄中友协成立65周年,它在中国极具威信,所以能够借助这种方式,给出商品推荐。”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肯定,目前无论是在俄罗斯内部的直接协作,还是俄企进入中国市场,一整套的特定机制已经推出,而政府有关强化相关方向上的合作的呼吁,也绝非说说而已。
俄罗斯普京中小企业中俄